《上交所升级ETF风控体系:双管齐下护航市场高质量发展》

7月4日,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修订后的《ETF风险管理指引》,通过强化基金管理人风险防控和规范客户交易行为两大抓手,为我国ETF市场高质量发展构筑起更坚固的风险防线。此次新规的出台,标志着我国ETF市场监管体系迈入精细化、系统化新阶段。

一、新规核心:聚焦两大风险防控维度

在基金管理人风险防控方面,新规提出三项关键要求:

  1. 申购赎回清单精细化管理​:要求基金管理人建立参数设置评估机制,确保清单中现金替代比例、最小申购单位等核心参数设置科学合理,从源头防范流动性风险。
  2. 内控体系全面升级​:规定基金管理人需建立三级合规审查机制,对ETF运作全流程进行穿透式监管,重点防范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。
  3. 应急能力常态化建设​:要求每季度开展压力测试,每半年组织全流程应急演练,确保在极端市场环境下ETF仍能平稳运作。

在客户交易行为管理方面,新规创新性提出:

  • 建立”三维度”客户分类标准:根据资产规模、交易频率、风险测评结果将客户划分为保守型、稳健型、进取型三类。
  • 实施差异化风险管理:对进取型客户设置单日交易限额,对高频交易账户实施重点监控。
  • 构建”监测-预警-处置”全链条机制:要求会员单位建立ETF交易实时监测系统,对异常交易行为做到早发现、早干预。

二、市场背景:规模扩张下的风控升级

近年来我国ETF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:

  • 截至2025年6月末,ETF总规模突破2.3万亿元,较2012年增长近20倍。
  • 产品数量达800余只,覆盖股票、债券、商品、跨境等各类资产。
  • 日均成交额超1500亿元,成为市场重要流动性提供者。

市场扩容的同时,也暴露出新风险点:

  • 部分ETF产品存在流动性不足问题
  • 个别投资者利用ETF进行市场操纵
  • 跨境ETF面临汇率波动风险

三、行业影响:多维度提升市场质量

新规实施将产生深远影响:

  1. 风险管理效能提升​:通过强化事前预防、事中监控、事后处置的全流程管理,预计可将ETF异常波动降低30%以上。
  2. 投资者保护加强​:分类管理制度可使适当性匹配准确率提升至95%以上,有效防范”不匹配销售”问题。
  3. 市场生态优化​:应急演练要求将使基金管理人平均应急响应时间缩短40%,显著提升市场韧性。

四、监管展望:持续完善制度体系

上交所表示,下一步将:

  • 推动建立ETF风险准备金制度
  • 研究制定跨境ETF风险管理指引
  • 试点ETF交易结算自动化

专家指出,此次修订体现了监管层”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”的改革方向,将为ETF市场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奠定制度基础。随着新规落地实施,我国ETF市场有望迎来更规范、更高效、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。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