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妮儿,天热别瞎折腾,蒸菜才养人!” 姥姥手里的蒲扇轻轻摇着,蒸锅里的热气把她的笑脸熏得有些模糊。那时候的小丫头哪懂这些,就知道吵着要吃红烧肉。如今回想起来,姥姥那手蒸菜的功夫,可真是把夏天厨房里的难题都解决了。
蒸锅盖一掀开,热气裹着香味直往鼻子里钻。剁椒蒸鸡的红油在盘子里晃动,鸡肉嫩得仿佛一掐就能出水。姥姥总说这菜得用茶油,其他的油都不够香。豆豉要切得碎碎的,和剁椒拌在一起,往鸡肉上一铺,蒸出来的汤汁能拌三碗饭。小时候嫌辣,现在反倒越辣越想吃,连最后一点汤汁都得用勺子刮干净。
蒜蓉蒸排骨是道硬菜,姥姥做起来可有讲究。排骨得先用冷水泡着,把血水都泡出来。蒜末要用热油煸得金黄,那香味能把隔壁的小孩都馋哭。蒸好的排骨一咬就脱骨,蒜香味从骨头缝里往外冒。姥姥总说火候最重要,多一分钟就老了,少一分钟又不入味。她那个老式闹钟就是最准的计时器,响了就得关火,多一秒都不行。
鸡腿卷看着简单,做起来却费功夫。去骨的鸡腿肉要铺平,撒上调料卷成个胖嘟嘟的卷儿。姥姥捆棉线的动作特别利索,三下五除二就绑得结结实实。蒸好的鸡腿卷切片时,肉汁顺着刀往下流,粉白的肉片上泛着油光。这菜最适合夏天吃,不油腻还管饱,姥姥说这是 “懒人菜”,其实功夫都花在看不见的地方。
茄子要选嫩的,蒸完软塌塌的像块海绵。姥姥教的小窍门是要把水挤干净,不然拌上蒜蓉酱就没味儿了。热油往蒜末上一浇,“刺啦” 一声,香味能飘满整个院子。蒸茄子比炒的健康多了,油用得少还不容易上火。姥姥总念叨这道菜养胃,夏天没胃口的时候吃最合适。
清蒸鲈鱼是姥姥的拿手好戏。鱼要现杀的才鲜,蒸之前得用盐和料酒腌一会儿。姥姥说蒸鱼的水一定要倒掉,那都是腥味。蒸鱼豉油要买好的,葱花要切得细细的,最后那勺热油最关键。鱼肉蒸得恰到好处,筷子一夹就碎,嫩得像豆腐似的。这道菜姥姥做得最拿手,连村里办酒席都请她去帮忙。
蒸菜看着简单,其实门道多着呢。火候要掌握好,时间要掐得准,连摆盘都有讲究。姥姥那手蒸菜功夫是跟老辈人学的,说这是最养人的做法。夏天厨房热得像蒸笼,用蒸锅做饭反倒凉快。这些菜谱看着普通,可都是姥姥几十年摸索出来的经验。现在年轻人图省事爱点外卖,其实花点心思做蒸菜,又健康又美味。
蒸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响着,香味顺着热气往屋里飘。姥姥总说做饭要用心,火候到了味道自然就好。这些蒸菜谱子看着简单,可每道都是姥姥的拿手好戏。夏天没胃口的时候,来上一盘剁椒蒸鸡,保准能多吃两碗饭。蒜蓉蒸排骨的香味能把人都馋醒,清蒸鲈鱼的鲜味能在嘴里留一整天。姥姥的蒸菜功夫,可真是把夏天的厨房难题都解决了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