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日末伏,别忘了吃 “末伏 3 宝”,吃对吃好,安然入秋

“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”,一年中最为炎热的三伏天,即将迈入最后一段 —— 末伏。老话说 “末伏不舍热,早晚添一缕”,立秋已过,尽管气温依旧居高不下,但空气中已悄然夹杂着一丝秋意,意味着 “桑拿天” 即将进入倒计时。

末伏时节在饮食上该如何养生呢?老祖宗早已总结出三句俗语,不仅句句押韵,更是蕴含着深刻的道理:

  1. “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,讲究的是顺应节气,为身体补充营养。
  2. “头伏火腿二伏鸡,三伏要吃金银蹄”,说的是每个伏天各有适宜的进补食物,循序渐进地滋补,身体才能更稳健。
  3. “头伏冬瓜、二伏茄、三伏南瓜不刨皮”,体现了应季蔬菜独特的营养价值。

下面就带大家看看这 “末伏三宝” 该如何制作,怎样才能吃得香、吃得对,安稳健康地迎接秋天。

一、蔬菜鸡蛋饼

对应俗语:“三伏烙饼摊鸡蛋”。伏天里人们出汗多,体力消耗大,很多人都会没胃口。这时,一张热气腾腾的蔬菜鸡蛋饼,香气扑鼻,还能补充蛋白质和膳食纤维,最适合在末伏时节清爽应景。

所需食材:土豆 1 个、胡萝卜 1 根、鸡蛋 4 个、普通面粉适量、盐 1 勺、孜然粉 1 勺、葱末、芝麻适量。

  1. 胡萝卜和土豆洗净去皮后擦成丝,焯水 20 秒,然后挤干水分(这样能避免煎制时不易定型或出现焦糊的情况)。
  2. 往处理好的菜丝中加入盐、孜然粉、葱花和面粉,少量多次地加面粉并搅拌均匀。
  3. 锅中倒油,油温达到五成热时,取适量菜丝摊成鸟巢状,用小火慢慢煎至定型。
  4. 在中间打入一个鸡蛋,继续用小火煎至两面金黄,出锅后撒上芝麻即可。

二、猪蹄焖香菇胡萝卜

对应俗语:“三伏要吃金银蹄”,这里的 “金银蹄” 指的就是猪蹄。末伏是由热转凉的过渡阶段,此时进补宜选择温和的食物。猪蹄富含胶原蛋白,营养丰富,搭配胡萝卜,一荤一素搭配,补而不腻。

所需食材:猪前蹄 2 根、干香菇 1 把、胡萝卜 1 根、鸡蛋 4 个、姜、葱、香叶、八角、桂皮、冰糖、盐、味精适量。

  1. 猪蹄浸泡以去除血水,然后控干水分;干香菇提前泡发;鸡蛋煮熟后剥去蛋壳。
  2. 锅中倒油,放入冰糖炒出糖色,再加入猪蹄、葱段、姜片,用中小火煸炒至猪蹄表皮焦黄。
  3. 胡萝卜切成滚刀块铺在锅底,然后放入猪蹄、鸡蛋和香菇。
  4. 加入适量盐、味精、桂皮、香叶、八角,倒入能淹没猪蹄的开水,大火煮开后转成中小火炖 1 小时 20 分钟。

三、嫩南瓜饺子

对应俗语:“三伏南瓜不刨皮”。南瓜皮薄质嫩,末伏前后的嫩南瓜是最佳选择。不妨换种吃法,把南瓜包进饺子里,口感软糯香甜,一口一个,孩子们也爱吃。

所需食材:鸡蛋 2 个、木耳适量、虾皮 3 勺、嫩南瓜 1 个、面粉适量、十三香 1 调羹、香油 4 勺、盐、鸡精适量。

  1. 嫩南瓜擦成丝,加入适量盐腌制 5 分钟;面粉加清水揉成面团;木耳提前泡发。鸡蛋加盐打散,油热后炒熟晾凉,再切碎备用。
  2. 南瓜丝用纱布挤干水分(要多次挤压,防止包饺子时出水),然后切碎;木耳洗净后切丝。
  3. 碗中放入鸡蛋碎、木耳丝、南瓜丝,加入炒香的虾皮、十三香、香油、少量盐和鸡精,搅拌均匀(盐的用量要比平时少一些)。
  4. 面团切成条,分成小剂子,擀成面皮后包入馅料制成饺子。水煮开后放入饺子,小火煮开后加清水,重复三次加水煮开的步骤后,将饺子捞出即可。

—— 老井说 ——

末伏一到,天气将从闷热逐渐过渡到早晚凉爽,也就是俗称的 “秋老虎” 期间,日夜温差会越来越大。

这个时节要注意三件事:

饮食上要清补结合,少吃生冷食物;

起居上要早睡早起,避免贪图凉爽;

情绪上要调理身心,顺应自然变化。

养生要趁早,从末伏开始稳住身体的节律,就是在为秋冬积蓄健康的底气。


已发布

分类

来自

标签: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