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国女篮在刚刚结束的亚洲杯征程中,仅获得第三名,这一成绩不仅让队伍自身难以满意,更是创造了东京奥运会银牌队伍的新低点。这一结果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在女篮圈掀起了轩然大波,一系列连锁反应也随之而来。
篮协态度与宫鲁鸣的决心
篮协对于女篮亚洲杯第三名的成绩,给出了“接受”的回应。这看似中性的两个字,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内涵。它意味着教练组不会被解散,郑薇教练能够继续执教,宫鲁鸣带队的表现也得到了高层的默认。然而,宫鲁鸣本人却对这样的成绩并不满意。在赛后的训练和复盘过程中,他总是着重强调防守漏洞,对球员们失误过多的问题也直言不讳。篮协的沉默,实际上是对宫鲁鸣带队表现的一种认可,也让他在这个关键时刻继续握紧指挥棒。
超长集训计划:风暴的来临
宫鲁鸣为了提升女篮的实力,制定了一项超长的集训计划。从8月到10月,队员们将被圈在国家队的基地进行封闭式训练,这意味着她们在这段时间里一步都不能离开,也无法回到各自的俱乐部参加WCBA赛季前的热身活动。WCBA联赛的赛程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,新赛季安排在11月15日开打,到明年4月结束,整个赛程缩水得像一个“迷你版”。这一操作无疑是将俱乐部的利益放在了次要位置,国手们因为集训无法回到四川、内蒙古等WCBA球队参加赛季前合练,这让四川队教练直喊冤,赞助商也对此表示不满,担心赛程短了影响联赛的曝光度和现场观众数量。
在集训期间,宫鲁鸣对球员们的训练要求极为严格。他点名万次投篮练法,规定每人每天至少练习一千次,并且通过对抗赛模拟高强度节奏。他亲自督训,盯着球员们练习传接球基本功,这让李梦、韩旭等球员都喊累不已。队员们抱怨一天要训练七八个小时,但宫鲁鸣丝毫没有放松的意思。他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WCBA联赛强度不够,球员们的训练强度也提不上来,只有通过高强度的集训,才能提升球员们的基本功和比赛能力。
队员洗牌:新老交替的契机
宫鲁鸣的这轮集训成为了国家队女篮的一次大洗牌。老将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,李梦虽然曾在东京奥运会上立下大功,但在集训中的表现决定了她能否继续在国家队中占据重要位置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她在训练中明显吃力,而韩旭也提到了伤病困扰。相反,新星们则迎来了上位的机会。刘禹彤和田媛媛等年轻球员受到了宫鲁鸣的关注,宫鲁鸣点名让刘禹彤练习内线强打,认为年轻人体力好,能够承受高强度的训练量。田媛媛则被安排多练后卫传控,并且在集训中被安排打主力对抗赛。球员名单还在不断调整中,宫鲁鸣每天都会盯着训练打分,状态下滑的球员随时可能被淘汰。
世界杯预选赛:终极目标
2026年3月的世界杯预选赛是宫鲁鸣和女篮队员们面临的死任务,篮协明确表示打进世界杯是底线。整个集训过程都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,宫鲁鸣在基地加练淘汰赛模拟,甚至连小组赛的细节都不放过。国手们被分组进行对抗训练,逼出了高强度的节奏,李月汝表示训练的强度甚至比亚洲杯实战还要大。宫鲁鸣在训练中不搞形式主义,当球员们在防守补位出现问题时,他会当场喊停,复盘丢分画面,让队员们都感到脸红。
中国女篮在亚洲杯失利后,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。宫鲁鸣的超长集训计划虽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,但也为女篮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。通过这次集训,女篮有望实现新老交替,提升整体实力,为2026年3月的世界杯预选赛做好充分准备。在这个过程中,无论是老将还是新星,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,而最终的结果将取决于她们在集训和比赛中的表现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