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,各大外卖平台的补贴优惠力度空前,甚至出现了 “0 元购” 活动。然而,最先受到影响的或许不是人们的钱包,而是部分人的血糖和尿酸。浙江的时先生就是其中之一,他几乎每天都能以 “0 元购” 的方式买到几杯果汁或奶茶,一天要喝 4 – 5 杯,最终因 “三高” 和痛风住进了医院。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优惠力度太大,不喝觉得浪费,没想到会因此就医。
很多人都清楚奶茶和碳酸饮料喝多了对健康不好,但不少人认为喝果汁肯定是健康的。可事实并非如此。2008 年发表在《英国医学杂志》的一项研究,对 46393 名无痛风病史的男性进行了长达 12 年的随访,期间有 755 人确诊痛风。分析结果显示,与每月饮用含糖饮料少于 1 份的男性相比,每月饮用超过 2 份的男性,痛风风险显著增加 85%,其中橙汁和苹果汁与痛风发病的关联性最为密切。
这一结论并非只适用于男性,后续针对女性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结果。关键问题在于,果汁等含糖饮料中富含大量 “果糖”,而过量摄入果糖正是诱发痛风的关键因素之一。江苏南京市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顾冰洁曾在 2023 年的健康时报上刊文指出,果糖堪称痛风的 “隐形杀手”。市面上常见的果汁、碳酸饮料等饮品,虽然嘌呤含量极低,但普遍富含果糖。果糖在人体内代谢时,会直接生成尿酸,增加内源性尿酸的产生。同时,与蔗糖或葡萄糖不同,果糖还会抑制肾脏排泄尿酸的功能。这两种机制共同作用,导致体内尿酸水平显著升高。
果糖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破坏力,是因为其代谢会使更多的三磷酸腺苷(ATP)降解成单磷酸腺苷(AMP),而单磷酸腺苷(AMP)是尿酸的前体,会诱导尿酸生成。此外,过量摄入果糖还会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,进而引发高血糖、高血脂、高血压等 “三高” 症状,这些都会显著增加肾脏负担,而升高的尿酸水平本身又会进一步损害肾功能。
你可能想不到,每天喝点果汁对身体的影响会有多快。2025 年《营养学》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,仅仅连喝 3 天果汁就会导致身体的炎症水平上升。
该研究共纳入 14 名年龄在 18 – 35 岁之间的健康参与者,他们被随机分为三组:第一组仅喝果蔬汁;第二组在正常饮食基础上喝果蔬汁;第三组正常饮食,不喝果蔬汁。为减少干扰因素,所有参与者先进行为期 3 天的 “消除饮食”(高纤维、低糖、无加工食品),随后进行 3 天的实验饮食。通过对参与者的粪便、唾液样本分析发现:纯果蔬汁组志愿者的口腔中,与炎症相关的细菌增多,有益菌数量下降,这可能与果汁中的高糖和低纤维含量有关;肠道方面,虽然变化较口腔小,但也观察到果汁饮食与一些促炎细菌家族的相对丰度增加有关,这些细菌可能与肠道炎症和认知衰退相关。
想要预防尿酸超标,就要注意那些藏着大量果糖的食物,尽量少吃。高糖水果是其中一类,像荔枝、葡萄、芒果、榴莲等,它们的含糖量超过 12 克 / 100 克,天然糖分浓缩,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需严格控制摄入量,尤其对血糖敏感者更要注意。而《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(2023 年版)》指出,高尿酸血症患者可食用含果糖较少的水果,如樱桃、草莓、菠萝、桃子等,蓝莓、杏也属低糖梯队,可适当食用。
蜂蜜虽然被很多人认为是纯天然的健康食品,但它主要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(两者比例接近 1:1),果糖含量高达 50% 左右,痛风患者尽量少吃甚至不吃。
含糖饮料,如含糖碳酸饮料、果汁、奶茶、功能性饮料等,是日常生活中果糖的主要且过量的来源,对健康影响极大,可能导致肥胖、脂肪肝、胰岛素抵抗、痛风等问题,应尽量避免或严格限制。
此外,果糖还被广泛应用于加工食品中,像冰激凌、雪糕、面包、蛋糕、果脯、蜜饯、水果罐头等。大家在购买包装食品时,务必仔细阅读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,留意高果糖玉米糖浆、果葡糖浆、玉米糖浆、葡萄糖浆、蔗糖、白砂糖、冰糖、红糖、蜂蜜、龙舌兰糖浆、浓缩果汁、结晶果糖等关键词。
总之,一些我们以为健康的饮料和食物,可能正悄悄影响着我们的健康,关注果糖摄入,对预防尿酸升高和炎症加剧至关重要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