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餐饼轻松做,三步香酥邻里赞

(引言)
在忙碌的生活中,一份美味又简单的早餐能开启美好的一天。早餐饼作为常见的早餐选择,深受大家喜爱。王婶儿就有一手做早餐饼的好手艺,她做的早餐饼外酥里软,香气四溢,不仅让家人赞不绝口,还吸引了邻居们的关注。

前期准备:面糊与调料的讲究

清晨五点半,老王家厨房的灯准时亮起。王婶儿系着围裙,站在灶台前,手里正搅着一盆稀溜溜的面糊,嘴里还哼着小曲儿。这面糊稀得能照见人影儿,筷子一挑能拉出长长的丝儿。王婶儿笑着说:“这面要是和硬了,烙出来的饼能当砖头使!”对面楼的李大爷晨练回来,被这香味吸引,鼻子一抽一抽地往这边瞅,直嚷嚷:“老王家的,恁家这是弄啥嘞?香得俺家狗都不吃食了!”

做这早餐饼,面糊的稀稠很关键,要稀得像酸奶一样。而且和面时,酵母粉的用量和水温也有讲究。水温高了,酵母会被“烫死”;水温低了,酵母又会“装睡”,只有三十来度的温水才能让酵母充分发挥作用。王婶儿经过多次尝试,现在一摸水温就知道合不合适。葱花要选嫩绿的部分,切得细细的。王婶儿家阳台种着一排小葱,现吃现摘,切葱时那香味直往鼻子里钻,熏得眼睛都发酸。

烙制过程:火候与技巧的考验

电饼铛烧热后,刷上一层薄油。当油温达到六成热时,面糊“刺啦”一声倒进去。王婶儿拿着铲子轻轻一摊,面糊就像会自己找平似的,慢慢铺满整个锅底。再撒上黑芝麻,香味儿立马又提升了一个档次。

接下来就是小火慢烙的过程,这可是个需要耐心的活儿。王婶儿站在锅边守着,看着饼皮慢慢变成金黄色,那香味儿一个劲儿往门外跑。对门的小孩子扒着门缝儿往里瞅,眼巴巴地问:“王奶奶,啥时候能吃啊?”

翻面是最考验手艺的时候。当饼边儿翘起来,用铲子轻轻一挑,手腕一抖,整张饼就在空中翻了个个儿。老王在旁边看得直咂嘴,夸赞这手艺赶上杂技团了。烙好的饼放在案板上,王婶儿拿刀切成三角块,那酥脆的声音听着就让人馋。

成品魅力:香酥软嫩邻里爱

这早餐饼最神奇的地方就是放凉了也不硬。第二天早上往蒸锅里一热,照样软乎。王婶儿家儿子上学前总要揣两块,课间拿出来啃,同学都围过来要,还说:“俺妈烙的饼,比食堂的好吃八百倍!”

王婶儿做早餐饼时,面糊里有时会加点五香粉,香味儿更足;撒把芝麻,看着更馋人。但她觉得,最地道的还是纯葱香的,东西加多了反而乱味儿。街坊四邻没少来讨教,王婶儿也乐意教,不过总嘱咐人家:“火候千万不能急,小火慢烙才是正经。”

这早餐饼看着简单,里头的学问可大着呢。从和面的稀稠到火候的掌握,哪一步差了都不行。但只要做成了,成就感十足。老王现在每天早上就盼着这口,说比外头买的强太多:“自家做的,用料实在,吃着放心!”厨房窗户开着,油饼的香味儿飘出去老远,楼下的张阿姨拎着菜篮子往上看,直说:“老王家的,又烙饼呐?这香味儿勾得我都走不动道了!”王婶儿笑着招呼:“上来吃两块再走!”这一早上,整栋楼都被这早餐饼的香味儿叫醒了。


已发布

分类

来自

标签: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