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老李对着镜子哈气,嗓子眼干得像被烈日烤过的戈壁滩。
昨晚咳得床板都跟着震动,隔壁老伴儿念叨着要给他冲枇杷膏。
立秋刚过没几天,老李的鼻炎就准时发作了,鼻子痒得他恨不得把鼻头都揉掉。
小区诊所的老中医握着他的手腕把脉,摇着头说他的肺都快赶上被烤干的红薯了。
厨房里老张伸着脖子看老伴儿熬银耳羹,锅里的雪梨咕嘟咕嘟地翻腾,像在跳着欢快的舞蹈。
“你这老家伙,嗓子都哑成这样了还抽烟?” 老伴儿一勺子敲在他手背上,“赶紧把这碗‘神仙水’喝了,保证比止咳糖浆管用。” 老张捧着碗细细品味,温热的汤汁滑过喉咙,那滋润的感觉就像三伏天喝了冰镇酸梅汤一样舒坦。老中医说过,银耳里的胶质能给嗓子眼镀上一层膜,老张现在信了 —— 嗓子眼就像抹了蜜,连打呼噜的声音都变得温柔了许多。
菜市场里王大妈挑银耳的样子像在鉴宝,戴着老花镜对着光仔细瞅。“要选这种淡黄色的,虽说看着丑点,但比那些漂白的好太多了。” 她跟旁边的年轻媳妇传授经验,“我家那口子前些日子咳得跟拖拉机似的,连喝三天银耳羹,现在说话声音比新闻联播主持人还洪亮。” 说着从布袋里掏出个保温杯,“里面泡着枸杞红枣,回去加两个梨子一炖,保管让家里老头高兴得找不着北。”
绿豆银耳汤在小区的养生圈里还有个外号叫 “灭火器”。刘大爷每天下午准时拎着保温壶去公园下棋,壶里装的就是这宝贝。“老李你脸上都起燎泡了,快尝尝我这个。” 他给牌友倒了一碗,“昨天儿媳妇给熬的,里面还加了点百合。你是不知道,这么热的天喝一碗下去,五脏六腑就像开了空调一样凉快。” 几个老头传着喝,咂嘴的声音此起彼伏,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品尝陈年佳酿呢。
莲子鸡汤在老赵家的养生食谱里号称 “十全大补汤”。儿媳妇坐月子的时候,赵婶天天往医院送,引得临床的产妇直咽口水。“这汤得炖够火候,莲子一定要去芯,不然苦得跟吃黄连似的。” 她一边撇着浮沫一边念叨,“昨天老周家女婿喝了三碗,今天一大早就要去爬山,把他老丈人气得直瞪眼 —— 准备好的速效救心丸压根没派上用场。”
羊肚菌排骨汤是老王家过年才舍得做的压箱底好菜。今年闺女从云南寄回来两包菌子,老爷子像宝贝似的锁在橱柜里。“这菌子金贵着呢,得用温水慢慢泡。” 老伴儿戴着老花镜清洗菌子,那认真的样子像在伺候古董,“前院老刘头昨天来串门,我给他盛了小半碗,老头喝得眼睛都直了,直说尝出了长白山雪水的味道。”
楼下的张阿姨是小区里有名的 “养生活字典”。她蒸梨从不削皮,说梨皮清火的功效比果肉还强。“我家那老伴儿原先咳起来跟机关枪似的,自从坚持喝梨汤,现在打呼噜都变得文绉绉的。” 她一边说一边往砂锅里丢了几粒川贝,“这东西虽说贵点,但比抽烟强多了。你算算,一包烟钱能买半两川贝,炖一锅够喝三天呢。” 几个老太太听得连连点头,手里的毛线针都忘了动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