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荷塘研学:非遗与美食的乡野之旅

在赣州万安县的弹前乡,一场别开生面的夏日荷塘研学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,四十个孩子在这里开启了一场充满惊喜的乡野奇遇,让研学变得趣味盎然,仿佛一场“舌尖上的乡野综艺”。

荷塘研学初体验:葡萄园里的欢乐

这片千亩荷塘可不单单是一处自然景观,当地人巧妙地将“接天莲叶无穷碧”的美景,打造成了集观赏、美食与游玩于一体的文旅套餐。研学团队刚抵达旺坑村,孩子们就收到竹篮,兴高采烈地奔向葡萄园。他们踮起脚尖,摘下紫嘟嘟的富硒葡萄,汁水沾满双手,边摘边往嘴里送,就像一群贪吃的小麻雀。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,举着葡萄串兴奋地嚷嚷:“比超市买的甜三倍!”葡萄园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,他们在采摘的过程中,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。

非遗鱼灯展魅力:传统技艺的传承

真正的精彩在彭氏祠堂前上演。非遗鲤鱼灯忽闪着鳞片,红黄相间的鱼尾巴一甩,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,他们的眼珠子紧紧跟着鱼灯转动。手艺人刚放下鱼灯,就被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。城里娃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,一个穿着奥特曼T恤的男孩,举着鱼灯扭成麻花状,旁边的老爷爷笑得直拍大腿,打趣道:“这哪是舞鱼,分明是钓了只活蹦乱跳的虾!”竹编师傅现场教孩子们编蝈蝈笼,细篾条在他布满皱纹的手指间灵活翻飞。孩子们学得认真,可成品却歪七扭八,一个小胖墩举着像破渔网的“作品”,非要送给老师,引得全场哄笑。这些活态非遗比课本上的插图生动百倍,连带队老师都感慨:“早该带他们来闻闻竹篾的清香味儿。”

荷花宴掀高潮:舌尖上的荷花盛宴

晌午时分,荷花宴将活动推向了高潮。荷花丸子顶着花瓣炸得金黄,咬开脆壳,里面藏着莲藕肉馅;荷叶裹着的荷包胙拆开时,糯米混着五花肉的香气扑面而来。最令人称奇的是酥炸荷花盏,整朵粉瓣裹上面糊下锅,孩子们举着“油炸荷花”面面相觑,一个胆大的孩子先咬了一口,咔嚓声引得同伴们争相效仿。席间,一个孩子童言无忌:“原来荷花是薯片味的!”这句充满童趣的话,让整个用餐氛围更加欢乐。

荷塘产业链与研学意义

这场研学活动暗藏玄机。弹前乡将荷塘产业链不断延伸,荷花开时售卖门票,莲蓬成熟后做成美食,鱼灯舞成为非遗的活广告。就连葡萄园老板也精明地算了一笔账,放任孩子们边摘边吃,吸引家长们回头成箱购买。孩子们在研学过程中,不仅体验到了采摘的乐趣、欣赏到了非遗的魅力、品尝到了荷花宴的美味,还深入了解了荷塘产业链的运作模式。

回程的大巴上飘着荷香,一个孩子突然举手问道:“明年能不能改寒假来?我想看荷花变冰糖葫芦。”全车人笑倒一片。或许乡干部们真能受到启发,琢磨出冬日荷塘的新玩法。这次夏日荷塘研学,让孩子们在乡野间收获了知识与快乐,也让非遗和乡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发扬。


已发布

分类

来自

标签: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