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们常说 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劳医生开药方”,但同时也有 “早上吃姜,胜似喝参汤;晚上吃姜,等于吃砒霜” 的说法。
这些说法到底靠谱吗?哪些有科学依据,哪些又是无稽之谈呢?
其实,生姜并非人人都适合吃,吃姜也有诸多禁忌。专家将为你揭晓,如何吃姜才能达到养生效果!
夏季吃姜的 5 个要点
生姜性温味辛,具有散寒的功效。它不仅能刺激人体发汗,还能暖胃、祛风、散寒、解毒等。
夏季人们喜欢开空调,又常吃冰棒、冷饮,容易导致寒湿在体内堆积,这时适量吃些生姜,能起到祛湿散寒的作用。
虽然夏季适合吃姜,但吃姜的禁忌你知道吗?可别养生不成,反倒伤害了自己!夏季吃姜有 5 大禁忌,千万不能触犯!
1. 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?
民间流传着 “早上吃姜,胜过吃参汤;晚上吃姜,等于吃砒霜” 的说法,这有道理吗?
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贺娟表示,晚上天地阳气闭合,而姜具有发散特性,晚上吃姜容易让人失眠。
不过,晚上是否能吃姜要因人而异。姜能宣发阳气,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,午后、晚上容易出现胃不适,适量吃点姜可以和中降腻,甚至能改善睡眠。
但对于阴虚火旺的人,本身心火就旺,吃太多姜容易加重失眠,这类人不管早上还是晚上都不宜多吃姜。
2. 吃姜要不要去皮?
很多人对吃姜是否去皮拿不定主意,有人说去皮是浪费,也有人说不去皮会有害。
其实中医早有说法:生姜皮味辛、性凉,有利水消肿的功效,因此有 “留姜皮则凉,去姜皮则热” 的说法。
去皮情况:生姜皮性凉,脾胃虚寒者吃姜最好去皮;患风寒感冒时,喝生姜红糖水缓解症状,此时的生姜也最好去皮。
不去皮情况:一般做菜用姜,最好带皮吃,这样能保持生姜药性的平衡,还能防止上火;水肿时,吃生姜不去皮,因为姜皮有利水作用;若有便秘、口臭等问题,单独用生姜皮效果更好。
3. 婴幼儿、孕妇不宜吃姜
3 岁以下的小孩不建议用生姜治感冒,容易耗散阳气;孕妇不建议吃姜;夏天皮肤长疮的人也不能吃姜,否则可能导致疮痈生恶肉。
4. 不吃腐烂的姜
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性很强的物质,可能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,甚至诱发肝癌、食道癌等癌症。那种 “烂姜不烂味” 的说法是很不科学的。
5. 生姜、老姜怎么选?
姜的种类不少,它们的区别如下:
老姜:是将生姜埋入土中,秋后刨出、去皮晒干而成,干姜是母姜,生姜是仔姜。老姜的辛温之性比生姜强,温补脾胃的功效更好,适合脾胃虚寒、四肢冰凉的人食用。
生姜:发散功效比老姜好,风寒感冒、鼻塞、流清鼻涕时适合吃生姜。
专家建议:可以将生姜捣烂,与薄荷一起用开水冲泡喝,每天 1 小块,约 10 克即可。
夏季这样吃姜更养生
了解了吃姜的禁忌,那么夏季如何吃姜才能养生呢?来看看专家的建议吧~
1. 醋 + 姜 —— 健脾胃,散寒湿,活血化瘀
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,食物进入体内后,需要脾胃运化,将精微物质输送到身体各处,为身体提供能量。人的先天就像一罐子煤气,只能省着用,而调理好脾胃,就能用后天滋养先天。
脾胃阳气充足,运化食物的动力就强,阳气充足了,体内的湿气、寒湿也能更快散去,就像太阳出来,云雾散开,山间的湿气也会消失一样。身体里的 “小太阳” 振奋了,才有力量祛除湿气。
活血化瘀,助燃脂瘦身:中老年人入夏后,出汗多,血液粘稠度升高,再加上室内外温差大,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。醋中含有醋酸,能抑制脂肪合成,有助于脂肪燃烧,尤其是减少内脏脂肪。生姜中的姜辣素可以抑制脂肪囤积,实验表明,姜辣素能抑制脂肪囤积和血糖上升。因此,醋泡姜可谓是 “双剑合璧”,燃脂效果加倍。难怪有人吃醋泡姜后,中午不会太饿,姜能开胃,但饭量没增加,血糖上升缓慢,饱腹感更强。
补肝阳:醋直接入肝经,肝遇酸会收敛,此时姜的升发功能也进入肝中,收中有发,能提升肝阳之气。
国医大师的醋泡姜做法:
网上醋泡姜的做法很多,这里介绍路老家的做法。做醋泡姜的关键是要选仔姜,也就是嫩姜,老姜口感差,吃起来有渣,还比较辣。
- 选用嫩姜切成薄片,撒上适量盐腌制一晚。
- 把腌制好的姜片放入罐中(如果出水太多,倒出一部分),倒入没过姜片的醋,醋要选颜色浅一些的。
- 根据个人口味加适量白糖调味,糖尿病人建议不加或少量放。
- 罐子口包好保鲜膜,盖上盖子密封,四五天后即可食用。
强烈推荐每天早上随早饭一起吃,早晨 7-9 点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的时间,此时吃姜最能升阳气,还能让人胃口大开。早上吃三片,酸得过瘾,辣得温和。孔子也爱吃姜,他说 “不撤姜食,不多食”,凡事都要适量。
姜吃完后,剩下的醋经过姜的 “加持”,更能开胃、助酸、止痛。若有慢性萎缩性胃炎、胃酸严重缺乏,或吃太油腻、腹泻时,喝一点能缓解不适。
这款无添加的醋泡姜,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也爱上它,还能在体内默默发挥作用。经过多方试吃,这款最让人满意,其无添加的特点很良心,因为酸能养肝,若有很多添加剂,需要肝脏代谢,反而会增加肝脏负担。
它选用的铜陵白姜,是铜陵 “八宝” 之一,属白姜、排姜类型,鲜姜皮白略呈黄色,姜块成佛手状,瓣粗肥厚,姜指饱满,色白鲜嫩汁多,味辣而不呛口,以 “块大皮薄,汁多渣少,肉质脆嫩,香味浓郁” 闻名。
泡姜用的醋是最正宗的老陈醋,其酿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每天吃 3 片,一罐能吃 12 天,5 罐正好能吃两个月。
【自营】美丰道铜陵醋泡白姜原产地姜生姜腌制嫩姜 无任何添加剂
淘宝
¥69
购买
醋泡姜适合人群:脾胃虚寒者、手脚冰凉者、易感冒者、受凉胃痛者、没胃口者、寒湿者、痰湿肥胖者。
食用建议:建议中午 11 点之前服用,姜可以就着饭吃,醋也可以稍微喝一点。
禁忌:胃溃疡患者不建议食用,暑热、风热感冒患者不宜食用,肝炎病人不宜食用。
2. 生姜 + 大枣 —— 补肾、养血、乌发
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王国宝带来自己的 “健康长寿经”——“遣药多撷姜与枣”。
王医师提到,中医组方中常用生姜、大枣。枣要用大乌枣,也叫胶枣,味甘性温,归脾胃心经,有补中益气、养血安神的功效。
生姜药用时用生姜,有散寒解表、止呕和胃的功效。
生姜与大枣搭配,能调节脾胃、行气补益,调节脏腑机能,解决肾精不足、肾气不固的问题。
3. 红糖 + 姜片 —— 升阳、健脾、散寒气
红糖和生姜是绝妙搭配:红糖生湿,生姜祛湿;红糖止汗,生姜发汗;红糖补气,生姜升散,不会让气补得滞住。
更重要的是,红糖味甘,甘味入脾,我们吃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温养脾胃,红糖姜片的搭配再合适不过了。
尤其是寒湿、阳虚的人,加上红糖姜片的温热,能把体内的陈寒积聚赶出去。如果总是手脚凉、腰腹凉,胃口不好、大便不成形,舌头颜色偏淡,舌苔偏白厚,每天吃 3 片红糖姜片会有改善。
另外,受寒时,比如户外出汗后突然进入空调房,或下午淋湿没及时换衣服,回家嚼 1 片红糖姜片,微微出汗就能缓解。
还有典型的 “冷胖子”,经常出凉汗,容易肚子疼,大便不成形,喝水都胖,这类人往往寒湿重,脾胃运化不好,身体水液代谢不畅。红糖姜片能祛寒排湿,温阳健脾,多余水分排出后,人会慢慢变苗条。
有人问小孩子能不能吃红糖姜片,小孩子是纯阳之体,通常不用刻意温阳。但有些孩子从小爱吃冷饮冰糕,伤了脾胃,出现挑食、胃口不好,吃一点就饱但很快又饿,而且瘦弱、脸色发白,老喊肚子疼,这种情况可以每天喝少许红糖姜片调治。
生姜的其他用法
生姜 + 葱白 + 大盐 —— 缓解关节炎
之前教过炒盐热敷的方法,在炒盐中加入生姜、葱白,功效会翻倍!
生姜炒盐热敷做法:生姜切片、葱白切段,与粗盐一起炒制后用来热敷。
功效:生姜和葱白具有发汗解表、通达阳气的功效。
适宜人群:适合胃疼怕凉、关节疼、腰疼的人群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