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厨房摸爬滚打多年,我向来觉得把简单的菜肴说得神乎其神没必要。就拿凉粉来说,这可是游围孜那边流传出来的方子,真没什么复杂的门道。做凉粉,选绿豆淀粉就行,在菜场的杂粮店就能轻松买到。别迷信什么独家秘方,把淀粉和水的比例拿捏准了,比什么都重要。
首先,准备一个大碗,把淀粉倒进去,接着慢慢加入冷水搅拌。加水的时候要悠着点,别一下子倒太多。我们的目标是调成稀稀的浆,水加多了,凉粉就会像稀汤一样,挂不住劲儿;水加少了,又会结成疙瘩。搅拌的时候,手腕稍微使点劲儿,看到淀粉里没有颗粒了,就算大功告成。我个人习惯用凉水化粉,因为热水容易让淀粉起坨,信不信由你。
接下来就是熬制凉粉浆了。把锅烧热,将调好的浆倒进去,然后转小火。这一步可千万不能离人,要用木勺贴着锅底慢慢推动。要是动作慢了,凉粉浆很容易糊锅。当你看到原本白色的浆变得透亮,还咕嘟咕嘟地冒出黏糊糊的小泡时,就说明凉粉浆熬好了。我有一次就因为接电话分了三秒神,结果锅底直接焦了一层,整锅凉粉都废了,所以在这一步,多盯着点是绝对不会吃亏的。
熬好的热浆需要晾凉定型。找一个平底铁盘,在盘底刷上一层薄油,这样可以防止凉粉粘在盘子上。把热浆“哗”地一声倒进铁盘里,然后轻轻颠两下,把里面的气泡震出来。之后就把铁盘放在窗台边晾着,这时候可别心急。要是夏天的话,大概得等两个小时。判断凉粉是否晾好,可以用手指按一按,当凉粉摸起来冰凉、Q弹,而且不沾手的时候,就说明可以了。我之前有一次着急,没等凉粉晾透就切,结果凉粉全粘在了一起,白费了不少功夫。
凉粉晾好后,就可以切条了。切之前,先把刀蘸一蘸凉水,这样切的时候凉粉不容易粘刀。切的宽细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。切好后,把凉粉条码齐放在案板上,此时你会看到它们颤巍巍的,还透着亮光,十分诱人。
说到调味,这才是做出美味凉粉的关键环节。先把蒜臼子砸出泥,然后加点盐和凉白开,把蒜泥泄开。酱油最好选黄豆酿的,醋要选粮食醋,辣椒油得是现泼的,这样味道才香。搅拌凉粉的时候,用筷子从底下抄着翻,可别使劲儿搅,因为凉粉很嫩,用力过猛容易把凉粉弄碎。
有些人喜欢在凉粉里放黄瓜丝、胡萝卜丝,我觉得这其实是多余的。好吃的凉粉自己就会挂味儿,吃起来滑溜溜的,带着淀粉特有的香气,直接嗦进嘴里,不用怎么嚼就下肚了。天热的时候,要是没胃口,来上这么一盘凉粉,比啃冰棍还解暑。要是把凉粉放在冰箱里冰上半小时,口感会更棒,但别超过半天,不然凉粉会发硬。
算下来,做凉粉的备料总共花不了十块钱,而且一包淀粉还能用三四回。自己在家做凉粉,比点外卖强多了,至少能知道自己吃进肚子里的是什么。就算是厨房新手来尝试做凉粉,也不用害怕。只要把火候盯紧,保证凉粉晾透再切,这两点做到位了,准能成功。调味的时候,多试几次咸淡,等用筷子一挑,滑溜溜的凉粉进嘴,那股凉滋滋的痛快劲儿,绝对让你觉得值!
发表回复